[1] |
刘雨迪, 梁超, 操应长, 吴靖, 韩豫, 谢浩然, 罗子良, 马哓月.
川南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岩相特征及沉积作用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153
|
[2] |
李玉寅, 黄何, 高远, 成虎, 黑晨露, 梁爽, 王成善.
古生代陆相盆地中的17万年天文周期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151
|
[3] |
栾旭伟, 孔祥鑫, 张金亮, 蒋龙, 彭艳霞, 蔡媛.
天文旋回约束下东营凹陷中始新统含碳酸盐细粒沉积岩成因分析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70
|
[4] |
李阳.
细粒岩天文旋回识别及在精细地层划分上的应用-以辽河西部凹陷雷家地区沙四段为例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3.133
|
[5] |
谷一凡, 蔡光银, 李树新, 蒋裕强, 邱振, 孙莎莎, 付永红.
不同岩相海陆过渡相页岩孔隙结构及控制因素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70
|
[6] |
王必金, 鲜本忠, 彭伟, 赵琳, 陈绵琨, 余志云, 舒逸, 石浩程, 帅钰洁.
天文旋回约束下的页岩岩相分布与有机质富集 ——以四川盆地复兴地区东岳庙段为例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3.120
|
[7] |
蔡光银, 蒋裕强, 李星涛, 孙莎莎, 付永红, 谷一凡, 王占磊, 季春海.
海陆过渡相与海相富有机质页岩储层特征差异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69
|
[8] |
高远, CarrollAlan R., 王成善.
异整合面——古环境剧变的地层记录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128
|
[9] |
杨雨, 付文钊, 余继峰, 宁振国, 崔建军, 李卿, 禚喜准, 陈建平.
胶莱盆地K/Pg界线下陆相红层的旋回地层学分析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46
|
[10] |
李晓波, 偶奇, 王旖旎, 王晗, 杨明, 张梅生.
辽宁兴城地区前寒武纪地层序列和不整合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04
|
[11] |
付亚飞, 邵龙义, 张亮, 郭双庆, 石彪, 侯海海, 闫晗, 宋建军.
焦作煤田石炭—二叠纪泥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34
|
[12] |
陈晓辉, 李日辉, 蓝先洪, 王燕.
MIS3中期以来北黄海中部陆架古环境演化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1.009
|
[13] |
.
沉积相变迁对内陆湖泊沉积易溶盐作为古环境指标的影响——以西宁盆地为例
. 沉积学报,
|
[14] |
宋春晖.
青藏高原北缘古近纪石英砂表面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
[15] |
徐方建.
末次冰消期以来东海内陆架古环境演化
. 沉积学报,
|
[16] |
冯乔.
博格达南缘二叠系古土壤类型及其在层序地层研究中的应用
. 沉积学报,
|
[17] |
刘焕杰, 桑树勋, 郭英海, 韦重韬.
我国含煤沉积学若干问题及展望
. 沉积学报,
|
[18] |
闫存凤, 黄杏珍, 王随继.
泌阳凹陷核桃园组湖相碳酸盐岩系藻类组合及古环境
. 沉积学报,
|
[19] |
陶然, 曾允孚, 王成善.
西藏南部中白垩世旋回地层学
. 沉积学报,
|
[20] |
范善发, 周中毅, 潘长春.
应用生物标志物评价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沉积物的古环境
. 沉积学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