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 第5卷 第3期
1987, 5(3): 1-3.
摘要:
叶连俊教授自1937年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开始从事地学研究以来,迄今已整整五十年了。叶连俊教授是国内外著名的地质学家、沉积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地学部常务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学位委员会主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沉积学会理事长,中国石油学会名誉理事,国际地科联沉积学委员会委员,曾任国际沉积学家协会理事等职。
叶连俊教授自1937年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开始从事地学研究以来,迄今已整整五十年了。叶连俊教授是国内外著名的地质学家、沉积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地学部常务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学位委员会主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沉积学会理事长,中国石油学会名誉理事,国际地科联沉积学委员会委员,曾任国际沉积学家协会理事等职。
1987, 5(3): 4-5.
摘要:
Prof.Ye Lianjun has already in geoscience for 50 years since he graduatedfrom the Department of Geology,Beijing University in 1937.As a geologist,especially a sedimentologist,he is well known both in China and in the world.Heis a member of Devision,t...
Prof.Ye Lianjun has already in geoscience for 50 years since he graduatedfrom the Department of Geology,Beijing University in 1937.As a geologist,especially a sedimentologist,he is well known both in China and in the world.Heis a member of Devision,t...
1987, 5(3): 6-18.
摘要:
本文着重讨论中国地台区某些张裂盆地的沉积与演化特征。张裂盆地可分为陆内断陷和裂谷、克拉通边缘裂陷槽和被动大陆边缘。裂谷在发展过程中依次形成玄武岩-红层-蒸发盐组合或玄武岩-红层-煤系组合→深湖相组合→红层组合。中小型断陷的岩石组合类似但多不完整。豫陕裂陷槽的岩石组合为下部硅碎屑岩组合,以钾玄岩系为主体的火山岩组合,上部硅碎屑岩-碳酸盐组合,以及较深水相泥硅质岩组合。地处被动大陆边缘的扬子地台南部早寒武世海是以波浪作用为主的陆架,其东南边缘的石煤可能是远洋、半远洋沉积。本文还扼要讨论了张裂盆地在控...
本文着重讨论中国地台区某些张裂盆地的沉积与演化特征。张裂盆地可分为陆内断陷和裂谷、克拉通边缘裂陷槽和被动大陆边缘。裂谷在发展过程中依次形成玄武岩-红层-蒸发盐组合或玄武岩-红层-煤系组合→深湖相组合→红层组合。中小型断陷的岩石组合类似但多不完整。豫陕裂陷槽的岩石组合为下部硅碎屑岩组合,以钾玄岩系为主体的火山岩组合,上部硅碎屑岩-碳酸盐组合,以及较深水相泥硅质岩组合。地处被动大陆边缘的扬子地台南部早寒武世海是以波浪作用为主的陆架,其东南边缘的石煤可能是远洋、半远洋沉积。本文还扼要讨论了张裂盆地在控...
1987, 5(3): 19-27.
摘要:
本文阐明滇东早寒武世昆阳、海口磷矿沉积于牛首山古陆及滇中古陆之间的海湾泻湖环境,有利于两侧的深海槽盆洋流上升,可以将分散磷质不断带到浅水海湾之中;具有高本底值磷质的古陆,由于迳流也提供一定的磷质;由于磷质及其它生命元素源源不断供给,使得温暖、浅水海湾的菌、藻生物大量繁殖,有效地固定了海水中分散的磷质并沉聚于海湾底部沉积物中。昆阳磷矿与海口磷矿之间近东西向水下隆起的存在,从搅动的浅水产生磷质沉积物的簸选,导致较粗的颗粒磷块岩的富集。经过早期成岩阶段的酶、菌作用,使孔隙水中磷质聚集形成胶结物,进一步...
本文阐明滇东早寒武世昆阳、海口磷矿沉积于牛首山古陆及滇中古陆之间的海湾泻湖环境,有利于两侧的深海槽盆洋流上升,可以将分散磷质不断带到浅水海湾之中;具有高本底值磷质的古陆,由于迳流也提供一定的磷质;由于磷质及其它生命元素源源不断供给,使得温暖、浅水海湾的菌、藻生物大量繁殖,有效地固定了海水中分散的磷质并沉聚于海湾底部沉积物中。昆阳磷矿与海口磷矿之间近东西向水下隆起的存在,从搅动的浅水产生磷质沉积物的簸选,导致较粗的颗粒磷块岩的富集。经过早期成岩阶段的酶、菌作用,使孔隙水中磷质聚集形成胶结物,进一步...
1987, 5(3): 28-39.
摘要:
中国扬子地台及邻区海域,在早寒武世至中寒武世早期,风暴活动频繁,地理位置由西向东,由南向北,地层层序自下而上三个组段发现有风暴岩和风暴沉积物,其中以下寒武统梅树村组的磷质风暴岩最典型。风暴活动冲击川滇岛陆及牛首山岛陆的内侧,从而使两个岛陆间的海面下降,造成外海海水填充并形成上升洋流。富磷海水随着上升洋流运移,为磷质沉积提供来源。因此,风暴和风暴流作用不仅形成和加速了上升洋流的循环和补给,同时又是磷矿簸选富集的物理驱动力。风暴流向海的流动和上升洋流通过的方向,沿着扬子地台西缘形成了我国重要的磷质富...
中国扬子地台及邻区海域,在早寒武世至中寒武世早期,风暴活动频繁,地理位置由西向东,由南向北,地层层序自下而上三个组段发现有风暴岩和风暴沉积物,其中以下寒武统梅树村组的磷质风暴岩最典型。风暴活动冲击川滇岛陆及牛首山岛陆的内侧,从而使两个岛陆间的海面下降,造成外海海水填充并形成上升洋流。富磷海水随着上升洋流运移,为磷质沉积提供来源。因此,风暴和风暴流作用不仅形成和加速了上升洋流的循环和补给,同时又是磷矿簸选富集的物理驱动力。风暴流向海的流动和上升洋流通过的方向,沿着扬子地台西缘形成了我国重要的磷质富...
1987, 5(3): 40-58.
摘要:
下扬子地区青龙群分殷坑组、龙山组、扁担山组和马鞍山组,前三组属下三叠统,后一组属中三叠统。主要由碳酸盐岩、碎屑岩及蒸发岩组成。用单因素分析综合作图法,做出了殷坑期、和龙山期、扁担山期和东马鞍山期的岩相古地理图4幅。殷坑期的下扬子海具“四分”特征,即自南而北依次为浅水碎屑岩台地、浅水碳酸盐岩台地、深水斜坡和深水盆地。和龙山期的古地理面貌与殷坑期大体相同。扁担山期的“四分”特征己不明显,浅水碳酸盐岩台地及浅滩发育。东马鞍山期的下扬子海全为浅水环境、潮坪及泻湖发育。从殷坑期到东马鞍山期,呈现出一个明显...
下扬子地区青龙群分殷坑组、龙山组、扁担山组和马鞍山组,前三组属下三叠统,后一组属中三叠统。主要由碳酸盐岩、碎屑岩及蒸发岩组成。用单因素分析综合作图法,做出了殷坑期、和龙山期、扁担山期和东马鞍山期的岩相古地理图4幅。殷坑期的下扬子海具“四分”特征,即自南而北依次为浅水碎屑岩台地、浅水碳酸盐岩台地、深水斜坡和深水盆地。和龙山期的古地理面貌与殷坑期大体相同。扁担山期的“四分”特征己不明显,浅水碳酸盐岩台地及浅滩发育。东马鞍山期的下扬子海全为浅水环境、潮坪及泻湖发育。从殷坑期到东马鞍山期,呈现出一个明显...
1987, 5(3): 59-65.
摘要:
概述了外生铀矿床的基本特点,即近源、浅成、层控、有机萃取、多阶段成矿、多种成因类型。根据成矿作用和矿床成因,把外生成矿的铀质来源分为:1.同生铀源;2.再造铀源;3.后生铀源等三类。着重讨论了外生铀矿资源评价的若干问题,即铀源岩石的原始铀丰度及活化丢失情况;花岗岩类铀源岩的岩石化学标志;各种铀源地质体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外生铀矿成矿省、成矿带的评价准则。
概述了外生铀矿床的基本特点,即近源、浅成、层控、有机萃取、多阶段成矿、多种成因类型。根据成矿作用和矿床成因,把外生成矿的铀质来源分为:1.同生铀源;2.再造铀源;3.后生铀源等三类。着重讨论了外生铀矿资源评价的若干问题,即铀源岩石的原始铀丰度及活化丢失情况;花岗岩类铀源岩的岩石化学标志;各种铀源地质体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外生铀矿成矿省、成矿带的评价准则。
1987, 5(3): 66-72.
摘要:
北海涠洲岛的现代淡水白云石产于由珊瑚碎屑组成的石灰岩孔洞中,白云石具有完好自形,粒度粗大,经X光粉晶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及折光率、比重、晶体光性等测试,此种白云石的各种数据均与标准的白云石相符。白云石及其海滩岩的氧碳同位素组成均具较高负值,岩石中渗流胶结作用亦较明显,珊瑚碎屑灰岩的14C年龄为2120年左右,故此类白云石为现代淡水渗流成岩作用带产物。经与国内外各类“原生”白云石比较,涠洲岛的现代白云石不具交代特征而为原白云石。
北海涠洲岛的现代淡水白云石产于由珊瑚碎屑组成的石灰岩孔洞中,白云石具有完好自形,粒度粗大,经X光粉晶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及折光率、比重、晶体光性等测试,此种白云石的各种数据均与标准的白云石相符。白云石及其海滩岩的氧碳同位素组成均具较高负值,岩石中渗流胶结作用亦较明显,珊瑚碎屑灰岩的14C年龄为2120年左右,故此类白云石为现代淡水渗流成岩作用带产物。经与国内外各类“原生”白云石比较,涠洲岛的现代白云石不具交代特征而为原白云石。
1987, 5(3): 73-80.
摘要:
华北石炭纪含煤建造沉积属于陆表海性质,其岩相古地理特点为陆表海多堡岛浑水与清水混合沉积体系。主要成煤古地理条件是位于潮坪上不同类型的泥炭坪环境,因而煤层分布面积广,层位稳定。聚煤期盆地性的重大事件是风暴沉积和火山事件沉积。风暴岩的主要类型是:回流型远源碳酸盐风暴岩和近源碳酸盐风暴岩,搅动型碳酸盐风暴岩;近源型砂岩风暴岩,漫流型砂岩风暴岩和砾屑泥岩风暴岩。风暴沉积影响着煤层的形成与赋存。
华北石炭纪含煤建造沉积属于陆表海性质,其岩相古地理特点为陆表海多堡岛浑水与清水混合沉积体系。主要成煤古地理条件是位于潮坪上不同类型的泥炭坪环境,因而煤层分布面积广,层位稳定。聚煤期盆地性的重大事件是风暴沉积和火山事件沉积。风暴岩的主要类型是:回流型远源碳酸盐风暴岩和近源碳酸盐风暴岩,搅动型碳酸盐风暴岩;近源型砂岩风暴岩,漫流型砂岩风暴岩和砾屑泥岩风暴岩。风暴沉积影响着煤层的形成与赋存。
1987, 5(3): 81-95.
摘要:
详细研究了扬子地台6个前寒武-寒武纪界线附近的黑色岩系剖面。选择67个标本做仪器中子活化分析并在17个样品内发现铱异常,认为它是稀罕事件的反映。其特点是地理分布广、地外物质断续供给时间长。这很可能是太阳系进入银河系星际物质密集区而引起的慧星雨,它不仅提供了宇宙物质,而且造成了缺氧环境,从而使铱异常与缺氧事件交织在一起。更重要的是许多沉积及沉积-成岩矿床(石煤、钒、钡、铀、镍钼等)与这两个地质事件紧密相关。
详细研究了扬子地台6个前寒武-寒武纪界线附近的黑色岩系剖面。选择67个标本做仪器中子活化分析并在17个样品内发现铱异常,认为它是稀罕事件的反映。其特点是地理分布广、地外物质断续供给时间长。这很可能是太阳系进入银河系星际物质密集区而引起的慧星雨,它不仅提供了宇宙物质,而且造成了缺氧环境,从而使铱异常与缺氧事件交织在一起。更重要的是许多沉积及沉积-成岩矿床(石煤、钒、钡、铀、镍钼等)与这两个地质事件紧密相关。
1987, 5(3): 96-101.
摘要:
深入研究了与朱家庄自然硫矿共生之硫磺沥青的生物标志物组成,检出了两个新化合物——GX与C33含硫藿烷。分子有机地化特征表明,硫的再聚集与成岩早期阶段膏盐相生油岩相中有机质的还原作用和细菌活动有关,自然硫矿可能属成岩之层控矿床。
深入研究了与朱家庄自然硫矿共生之硫磺沥青的生物标志物组成,检出了两个新化合物——GX与C33含硫藿烷。分子有机地化特征表明,硫的再聚集与成岩早期阶段膏盐相生油岩相中有机质的还原作用和细菌活动有关,自然硫矿可能属成岩之层控矿床。
1987, 5(3): 105-112.
摘要:
根据长江口外的三口钻井(Ch1,Ch2和Ch3)的沉积岩心资料研究了冰后期长江水下三角洲的沉积构造;它们由前积层,底积层和边缘沉积三部分组成。并根据14C,热发光测年和生物地层的研究探讨了该区自晚更新世以来的环境变迁,在中更新世末,本区为陆相沉积环境,随着玉木冰期中亚间冰期的到来,研究区发生了海侵,当玉木冰期最盛时期,这里又成为湖泊环境,又随着全新世的到来,再度出现浅海环境,随着河口三角洲的逐渐形成,构成了今日长江水下三角洲的沉积体系。
根据长江口外的三口钻井(Ch1,Ch2和Ch3)的沉积岩心资料研究了冰后期长江水下三角洲的沉积构造;它们由前积层,底积层和边缘沉积三部分组成。并根据14C,热发光测年和生物地层的研究探讨了该区自晚更新世以来的环境变迁,在中更新世末,本区为陆相沉积环境,随着玉木冰期中亚间冰期的到来,研究区发生了海侵,当玉木冰期最盛时期,这里又成为湖泊环境,又随着全新世的到来,再度出现浅海环境,随着河口三角洲的逐渐形成,构成了今日长江水下三角洲的沉积体系。
1987, 5(3): 113-124.
摘要:
本文扼要阐述扬子地台及邻区晚震旦世地层的研究现状,沉积相带(台地相、斜坡相及盆地相)及古地理轮廓、磷块岩的时空分布(包括地理、地层及沉积相的分布)。同时还着重指出了台地边缘及斜坡相带的上部是寻找磷块岩的有利地区。
本文扼要阐述扬子地台及邻区晚震旦世地层的研究现状,沉积相带(台地相、斜坡相及盆地相)及古地理轮廓、磷块岩的时空分布(包括地理、地层及沉积相的分布)。同时还着重指出了台地边缘及斜坡相带的上部是寻找磷块岩的有利地区。
1987, 5(3): 125-134.
摘要: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石炭纪地层主要由碎屑岩组成,沉积厚度达5000—7000米,前人认为属浅海沉积环境,然而,笔者在这套地层中首次发现了大量包括浊流在内的重力流沉积和其它一些深水沉积标志。它们集中出现于下石炭统(不包括底部)和中石炭统,该深水沉积标志除重力流沉积外,尚发现了平流岩、产于泥岩和硅岩中的硅质放射虫、多种深水遗迹化石以及与深水环境有关的沉积构造序列等。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石炭纪地层主要由碎屑岩组成,沉积厚度达5000—7000米,前人认为属浅海沉积环境,然而,笔者在这套地层中首次发现了大量包括浊流在内的重力流沉积和其它一些深水沉积标志。它们集中出现于下石炭统(不包括底部)和中石炭统,该深水沉积标志除重力流沉积外,尚发现了平流岩、产于泥岩和硅岩中的硅质放射虫、多种深水遗迹化石以及与深水环境有关的沉积构造序列等。
1987, 5(3): 135-148.
摘要:
本文研究了我国震旦、寒武纪磷块岩的矿石岩石学,主要矿石矿物为碳氟磷灰石,重要伴生矿物为伊利石,白云石和自生石英。磷块岩的化学组成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品位随矿石类型的不同而异;二是随成矿域不同而异;三是随成矿时代不同而异。成矿背景,成矿环境、磷块岩相以及矿石组成等因素的差异是导致上述矿石组成变化的主要原因。
本文研究了我国震旦、寒武纪磷块岩的矿石岩石学,主要矿石矿物为碳氟磷灰石,重要伴生矿物为伊利石,白云石和自生石英。磷块岩的化学组成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品位随矿石类型的不同而异;二是随成矿域不同而异;三是随成矿时代不同而异。成矿背景,成矿环境、磷块岩相以及矿石组成等因素的差异是导致上述矿石组成变化的主要原因。
1987, 5(3): 149-158.
摘要:
广西中部的来宾—武宣—象州地区是泥盆系象州型的典型地区,又发育较多的铜、铅、锌多金属脉状矿床和层状-脉状重晶石矿床。过去工作主要是对单个矿区或矿带作评价,而对各矿种间的关系,对区域中成矿作用的联系讨论较少。本文研究了该区泥盆系中的多金属矿与重晶石砂的时空关系和地球化学特征,认为是由统一的上泥盆世热水对流体系形成的热水沉积矿床。不同的矿种,矿体的不同产状由对流体系的特点和地质环境的差异所决定。
广西中部的来宾—武宣—象州地区是泥盆系象州型的典型地区,又发育较多的铜、铅、锌多金属脉状矿床和层状-脉状重晶石矿床。过去工作主要是对单个矿区或矿带作评价,而对各矿种间的关系,对区域中成矿作用的联系讨论较少。本文研究了该区泥盆系中的多金属矿与重晶石砂的时空关系和地球化学特征,认为是由统一的上泥盆世热水对流体系形成的热水沉积矿床。不同的矿种,矿体的不同产状由对流体系的特点和地质环境的差异所决定。
1987, 5(3): 159-170.
摘要:
本文讨论了成矿随机性问题,强调成矿理论应建立在概率论思想的基础上。元素丰度的概率类型,取决于所处环境赋于它的地球化学性质:环境使其具滞呆性时,呈正态;具活泼性时为偏倚型。活泼性元素成矿后其概率分布为正偏倚型,可被分解为若干个正态,具高均值者伴有大的标准差。滞呆性元素成矿后概率分布为负偏倚型,所分解得的正态与活泼性元素的相反,具高均值者带有小的标准差。矿床的空间分布,受多阶段成矿和成矿因素的叠加控制,故不服从泊松律,而为负二项分布。
本文讨论了成矿随机性问题,强调成矿理论应建立在概率论思想的基础上。元素丰度的概率类型,取决于所处环境赋于它的地球化学性质:环境使其具滞呆性时,呈正态;具活泼性时为偏倚型。活泼性元素成矿后其概率分布为正偏倚型,可被分解为若干个正态,具高均值者伴有大的标准差。滞呆性元素成矿后概率分布为负偏倚型,所分解得的正态与活泼性元素的相反,具高均值者带有小的标准差。矿床的空间分布,受多阶段成矿和成矿因素的叠加控制,故不服从泊松律,而为负二项分布。
1987, 5(3): 171-179.
摘要:
本文探讨了南海与东海的生物状海绿石成因,研究结果说明,在其形成与发育过程中,生物壳类弱还原的微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它有利于二价铁氢氧化物向生物壳内迁移与富集,和Al、Mg的氢氧化物一起,吸附带负电的SiO2胶体,发生胶凝沉淀,进一步陈化结晶成为含膨胀层63—68%的浅黄色生物状海绿石,随着凝胶陈化作用的进行,大部分生物壳壁脱落,颗粒从海底表层软泥水中吸附大量钾离子,最后形成了膨胀层25—35%的黑色生物状海绿石。
本文探讨了南海与东海的生物状海绿石成因,研究结果说明,在其形成与发育过程中,生物壳类弱还原的微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它有利于二价铁氢氧化物向生物壳内迁移与富集,和Al、Mg的氢氧化物一起,吸附带负电的SiO2胶体,发生胶凝沉淀,进一步陈化结晶成为含膨胀层63—68%的浅黄色生物状海绿石,随着凝胶陈化作用的进行,大部分生物壳壁脱落,颗粒从海底表层软泥水中吸附大量钾离子,最后形成了膨胀层25—35%的黑色生物状海绿石。
1987, 5(3): 180-180.
摘要:
秦岭发育一条近东西走向的复理石带,其沉积时限约为古生代末至中生代初。下述证据表明,这些复理石是扬子板块北侧活动大陆边缘的产物:(1)该复理石带位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的缝合线以南;(2)岩相及古生物特征表明,与复理石整合接触的下伏地层为扬子型;(3)由北向南的古水流资料表明,复理石带北侧曾存在提供碎屑的物源区,那里现存的一系列活化基底块体可能即为古老岛陆的残余;(4)复理石中夹有若干层火山碎屑岩,暗示了那些岛陆与向南的板块俯冲有关。需要强调的是,秦岭现今构造倒向是向南逆冲及推覆的结果。这一现象可用...
秦岭发育一条近东西走向的复理石带,其沉积时限约为古生代末至中生代初。下述证据表明,这些复理石是扬子板块北侧活动大陆边缘的产物:(1)该复理石带位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的缝合线以南;(2)岩相及古生物特征表明,与复理石整合接触的下伏地层为扬子型;(3)由北向南的古水流资料表明,复理石带北侧曾存在提供碎屑的物源区,那里现存的一系列活化基底块体可能即为古老岛陆的残余;(4)复理石中夹有若干层火山碎屑岩,暗示了那些岛陆与向南的板块俯冲有关。需要强调的是,秦岭现今构造倒向是向南逆冲及推覆的结果。这一现象可用...